教育理论

  • 兴趣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

    郭戈;

    任何一种理论或学说都有自身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兴趣教育理论或兴趣学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交融而成的一个重要学说,也是对现代教育和学习产生很大影响的一种理论。关涉这个理论或学说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较为复杂,有多种哲学和教育哲学流派以及哲学上一般兴趣说为其提供强力支撑。具体来说,在教育哲学上表现为自然主义,在伦理学上表现为幸福主义或快乐主义,在社会哲学上表现为民主主义,在人生哲学上表现为趣味主义。此外,哲学上的一般兴趣说,如康德的理性兴趣说、培里的价值兴趣说和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说,也为兴趣教育理论或兴趣学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2024年01期 No.255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独立生活中的自我与自然——梭罗教育实践与思想探微

    王晨;罗秋白;

    美国十九世纪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以其代表作《瓦尔登湖》闻名于世。鲜为人知的是,梭罗曾短暂地投身于教育实践,并终身对教育议题保持关注。本文通过梳理梭罗的生平及多部作品,对其教育思想展开分析:作为教师,梭罗提倡建立相对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自然和实际生活为师;作为学园演讲者,梭罗认为,成人和孩童一样,都应接受教育,免于无知;作为自我教育实践者,梭罗指出应当从自然之中寻找自我,过不受物质负累的简朴生活。对梭罗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一方面有助于增进对梭罗的了解,拓宽理解其思想谱系以及超验主义运动的维度;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挖掘其思想中至今仍不过时的关于自由、自我、自然关系的教育内涵,期待能为当今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启示。

    2024年01期 No.255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教师法》实施30周年

  • 《教师法》修订:基本理念、教师身份与立法技术

    程雁雷;隋世锋;

    权益保障是我国教师立法的基本理念,此次《教师法》修订仍需贯彻和继承。科学定位教师的法律身份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前提。基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同特征以及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诉求,中小学教师宜定位为专业技术类公务员,高校教师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宜通过法律予以规定。教师权利义务是教师法律身份的外在表现,相关内容的修订须依据教师的不同法律身份。教师教育惩戒是中小学教师基于专业身份实施的事实行为,本质上属于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法》应予以确认和规范。围绕教师权益保障,还需从法律规范协调统一、增加程序性规范以及纠正硬法规范软法化等技术层面提高修订的科学性,增强《教师法》的可操作性。

    2024年01期 No.255 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1993年《教师法》的制定进程、核心关切与自我定位

    申素平;余若凡;

    1993年《教师法》颁布至今未有实质性的修改。将1993年《教师法》置于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有助于形成对1993年《教师法》,尤其是其中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条文更深层次和更系统的理解。1986年至1993年,历时八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度审议《教师法》方得到通过。在立法进程中,1993年《教师法》中的教师待遇条款始终是立法者审议的重点。1993年《教师法》的出台,旨在回应保障教师各项待遇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两项核心关切。因此,它不仅是一部“教师权益保障法”,而且是一部“教师队伍建设法”。该法在结构体例上围绕“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宏观命题谋篇布局,具有“宏观调控”特征。1993年《教师法》的立法进程、核心关切与自我定位对于《教师法》修改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1期 No.255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关于《教师法》修订中的法律责任之完善探讨

    姚金菊;

    1993年《教师法》是首部以专章形式规定教师法律责任的教育法律。该部法律在具体内容、逻辑安排和体系衔接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均对法律责任章有所修订。《教师法》修订应借鉴《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等公务员类立法和《医师法》《律师法》等职业类立法相关规定,细化教师法律责任,推动《教师法》有效实施,以“强师”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2024年01期 No.255 4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学前教育

  • 2024—2035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及其对资源需求的预测——基于“三孩”政策的研究

    李祥云;丁瑶冰;王珩;张心愿;

    在“三孩”政策全面实施背景下,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使用CPPS2020软件分高、低两种总和生育率方案预测2024—2035年学前教育出生人口、学龄人口和在园幼儿数,进而测算各年份幼儿园机构、专任教师和财政投入需求。结果发现:2035年我国出生人口在高、低方案下较2024年提升99万人、减少6万人;学龄人口和在园幼儿总量整体减少,向城市集聚,到2035年在园幼儿规模为2498—2752万人,其中71%—72%就读于城镇幼儿园。从教育资源现有供给水平来看,城乡学前机构与城镇专任教师可以满足未来需求,乡村专任教师和教育经费存在大量短缺。基于此,需统筹城乡幼儿园的配置;促进城乡教师资源流动;建立各级财政分项目按比例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加大学前的教育财政投入;财政投入更多用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2024年01期 No.255 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学前教育的可及性研究——基于广州市的样本

    蔡黎曼;许倩媛;

    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工程,而可及性是评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其服务对象“适合度”的概念。本研究基于737名广州市幼儿园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调研数据,建构了包含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合性四个维度的可及性评价框架,分析和评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幼儿园师生需求及文化服务利用行为间的适合性。研究发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幼儿园供需双方均认可公共文化服务的教育价值,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学前教育的可及性总体有待提升。其中,可获得性和可接近性是现阶段影响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学前教育的基础条件;检索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能力弱、缺乏实践运用能力成为制约幼儿园运用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原因。公共文化服机构扩能提质增效且提供精准供给,推动幼儿园常态化关注与运用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与幼儿园师生需求间适合性的可选路径。

    2024年01期 No.255 7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高等教育

  • 博士研究生焦虑体验与应对路径的质性研究——情感社会学的视角

    曹渡帆;

    焦虑作为一种内嵌于现代社会的情感基调,关涉博士生广阔而漫长的学业生涯。本研究以情感社会学理论作为分析视角,通过深度访谈搜集研究资料,以期深描博士生的焦虑体验。研究发现,焦虑是根植于博士生人格结构中的长期存在,是他们在自我身份构建中无限想象与有限事实之间的矛盾。当博士生意识到“他者”存在,并试图满足“他者”期待时,存在性焦虑被置于特定的道德框架中,进而诱发道德性焦虑的产生。另外,社会风险与竞争文化使博士生的个体性焦虑发生了社会性形变,他们的焦虑体验因被嵌至社会结构中而难以从根本上规避。三种焦虑相互交织又相互转换,实则是博士生作为主观体验的个体焦虑向作为社会事实的社会焦虑的演变过程。博士生的焦虑情感不是一个需要“自责”和“自愈”的问题,而是需要多方主体共同承担与应对的问题。对于博士生而言,要理性地面对焦虑,并建设性地应用焦虑,更要接受自身局限性,制定合理的学业目标。博士生的导师、家人等要尽力为其提供资源和情感上的支持。另外,为博士生学术生命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也尤为必要。

    2024年01期 No.255 8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 自由与科学的双重变奏:伦敦大学学院百年课程变革的历史遗产

    黄希雯;

    1826年至1926年,伦敦大学学院自建校以来不断进行课程变革,为更多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依据报刊、期刊等文献资料,参考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研究思路可以发现:从长时段来看,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变革始终围绕着自由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争论展开,在二者间求取平衡是课程变革的“底色”。从中时段来看,伦敦大学学院的课程变革在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1826—1840年,课程力求世俗化与实用化,新的综合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得以发展;1841—1870年,课程趋于科学化与系统化,科学类课程兴起,实验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1871—1898年,课程走向专门化与多元化,科学类课程分类更细,考试成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女性更多参与到课堂中;1899—1926年,课程更加全面化,“新”课程与“旧”课程同步发展,研究所开始出现。了解伦敦大学学院的百年课程变革史,有助于系统认识近代英国大学的改革状况。

    2024年01期 No.255 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 教育学人风采——王善迈

    杜育红;

    <正>王善迈(1937—),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院长。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留校任教;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资本论》研究生班;长期从事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我国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和教育经济学奠基人之一;先后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荣誉理事长,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与经济》主编、《教育经济评论》编委会主任等国内外学术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4年01期 No.25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 《现代教育论丛》投稿指南

    <正>《现代教育论丛》创刊于1980年,1996年、2000年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自2018年以来连续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现代教育论丛》依法依规办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求解教育理论前沿疑题,正视教育实践具体难题;追求真知,鼓励争鸣;立足本土,以海内外作者和读者为同道,开辟教育研究新地。

    2024年01期 No.25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