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教育现代化之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教育改革研究
肖建彬
摘要(Abstract):
<正> 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为现代化开列了10项标准,作为社会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现代化是可以也应该有其相应的标准的。无论从进程抑或从目标来看,教育现代化都涉及到众多的因素:《教育大辞典》认为教育现代化包括了教育观、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第六子课题之终结性研究成果。总课题纳入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区域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之中
作者(Author): 肖建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周川:《教育现代化过程简析》,《教育评论》,1998年第6期。
- ②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指标研究课题组经过测算得出结论:1998年,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在世界120个国家中排名第66位,有4项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多少有人有一个医生和成人识字率已超过现代化标准。按改革开放20年发展速度预测,还需13年就可达到现代化标准。
- ③ 参见颜泽贤、卢晓中主编:《跨世纪广东教育发展论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20页。数据采自:http://www.cpirc.org.cn/datalist.html和http://www.scpe.net/Education/bsjy/date/date/.html。
- ④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编印:《广东省情手册》(1999年版)。
- ⑤ 例如:1、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育现代化缺乏整体目标和规划,这一地区内部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没有实质性的进展。2. 教育体制还存在着许多弱点,如教育行政机构及其运作机制改革滞后,社会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程度与现代化社会的要求相比显得很不足,学校的自主运行机制和师资队伍的动态优化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等。3. 教育结构还不尽合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效性不强,整体办学水平不高,各种类型学校联系性不够,有萎缩迹象;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失调,专业、科类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单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艰难;社会力量办学比例偏低等。4、 教育法制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5. 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有待改善,区域特点不鲜明。相关问题可参见:梁琼芳主编《邓小平教育思想与广东教育改革》之第13章“广东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 ⑥ 珠江三角洲如果不实现高于这一目标的发展,那么,省的发展目标就可能落空。
- ⑦ 高校“千、百、十工程”是指:选拔培养1000名30~40岁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青年教师为校级学术骨干;选拔培养100名45岁左右,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优秀拔尖的教师为省级学术带头人,再从中选出10名为国家级学术带头人,并跻身国际同行的前列。普教“百、千、万工程”是指:跨世纪期间,培养100名有影响的教育专家;1000名知名校长;10000名知名教师。
- ⑧ 《宝安教育》(月刊),总第24期(3) ,2000年2月22日。
- ⑨ 《宝安教育》(月刊),总第15期(3) ,1999年1月26日。
- ⑩ 据《羊城晚报》1999年9月9日载:零点调查公司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1城市4575名市民,得出的结论是“92%的人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在职业社会声望综合评价中排在12位”;“58%的被访者乐意让孩子当中小学教师”,但他们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在校学生与教学科研文化卫生专业人贝表示愿意的最少”;“18-24岁的人对教师的评价较低”。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的调查显示“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与他们的期望距离还不少”,“45岁以下的教师跳槽时,第一位考虑的因素仍然是收入”。
- ⑾据《广州日报》2000年8月30日载:深圳罗湖区改革教师任用制度,实行年度考核末位淘汰制,年度考核时末位教师作为待聘人员。这种制度把考核与任用挂起钩来,有激励和警戒作用,但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实践中将妨碍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和《教师法》中有关教师权益的保障。
- ⑿广州师范学院张人杰教授等研制的教师考核方案的基本思路可资借鉴。
- ⒀按原招生制度,中师招收的是比较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在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时,中师被优先选择;而大专招收的是比较差的高中毕业生,地市师专被列为第四批录取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