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建设的系统论研究(之二)

    包国庆

    <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被提到重要地位。当今道德建设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问题。特别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更高,道德败坏的危害更大。例如,若有人通过网络窜进某国国防部机密数据库搞恶作剧,如若一旦触发了核武器开关,岂不全球毁于一旦。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经济越发展,道德越显得重要。

    1997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让学校德育成为真正道德的事业

    杜时忠

    <正> 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处于世纪之交的转折点上,德育理论界不免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要把怎样的德育带入21世纪?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两种路线。一是通过预测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来勾划未来德育的大致框架;二是反思现有学校德育的成绩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为面向未来作准备。前种思路是直面未来,后种思路是立足现在。笔者深信,学校德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实践活动,在其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必定存在一种稳定的联系。换言之,那些在未来将要显现的东西,

    1997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跨世纪教学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李如密

    <正> 面临世纪之交来思考教学论研究的“跨世纪”问题,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教学论在世纪之交的研究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系到教学论学科的地位和前途命运。我认为,在跨世纪的教学论研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亟需认真研究,以取得合理解决。

    1997年02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角色转换:教育学教学改革的跨世纪断想

    陈时见

    <正> 二十一世纪正向我们走来。我们已依稀感觉新世纪澎湃的浪潮及其对教师前所未有的期望。教师职业化日益高涨的呼声在世人的注目中把教师的职业素质凸现出来。教育学,这一担负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任务的重要课程,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渐涨的社会希求,不断引起人们的反省与探寻。笔者无意对教育学的现实给予恰切的评价,而是凭藉内心生长的强烈的紧迫感对其现实与变革进行必要的思索与探讨。

    1997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试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活动的利与弊

    赵敏

    <正>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使计算机与教育相结合已迅速扩展为当今一个全新的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潮流,可以说,计算机进入学校、进入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革命,为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将计算机引入教育领域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手段和管理水平的现代化,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可能为教育活动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心理疾病、体质下降、教育的两极分化等。认真地分析计算机在教育活动中的利与弊,扬长避短,有利于我国在教育领域中迅速、健康地推广计算机。

    1997年02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公民教育:责权主体的教育

    黄崴

    <正> 一、公民教育是把公民培养成为责权主体的过程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教育也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积极、自主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责权主体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国家,公民概念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公民一词最早始用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沿用。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到了中世纪,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人不属于自己,而属于上帝和君主,没

    1997年02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审美过程与教育过程的比较分析

    麦志强

    <正> “审美教育”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一种深刻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把“美”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把“美”溶进教育活动之中,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鉴和引进审美活动的行为特征,促进审美过程与教育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本文试图通过对审美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比较分析,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997年02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试论科学技术发展与大学发展的关系

    饶惠

    <正> 现代教育是科技文化的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又依赖受过专门培养的科技人才的增加,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大学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下,一个社会对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处理,由此会形成不同的科研教育体制,并在科技发展与大学之间造成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科学与教育体制在发展中一直倾向于将科学技术研究与大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划分开来,科研集中于专门的研究机构,大学则主要负担

    1997年0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中小学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范先佐

    <正> 中小学择校问题,是近几年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尽管国家教委三令五申禁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高收费,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但择校和高收费现象却越来越普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找出择校问题产生的原

    1997年02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教育考试等值在学校和地方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刘晓瑜,臧铁军

    <正> 随着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教育层次的逐步提高,对教育质量监控的规范化要求,对监控的公平性、可比性要求,越发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牵涉到一个基本理论和技术环节是考试等值(亦称测验等值)。因而,测验等值不仅仅是教育测量学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也已日益成为教育管理督导部门关注的问题。

    1997年02期 36-3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世界性高教经费短缺的基本原因浅析

    黄福涛

    <正> 高等教育经费短缺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或从国际比较观点,或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不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有些已付诸实践,并收到初步成效。然而,很少文章能够从多视角、深层次方面研究影响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原因,尤其是极少有研究能够回答为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普遍感到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比较清楚地把握影响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因素、找出造成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制订出相

    1997年02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 论教育资源配置与政策调整

    田景荣

    <正>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本国教育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可用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又十分有限。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各国在广辟教育投资来源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改善与教育有关的资源配置上,力图以此来达到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需求的目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举办了世

    1997年02期 43-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教学中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

    王永红

    <正> 近几年来,不少同志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结了一些经验,揭示了一些规律,比如,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创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等等。这些认识都是非常合理的,但是,究竟什么样的情感才算积极的教学情感?对此人们的认识却是不明确的,模糊的,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澄清的。

    1997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教学对策

    朱玉明,李志厚

    <正> 在中学教学中,数学是最难教的学科之一。不少教师想方设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往往成效不大。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忽略了对教学对象学习心理的分析。本文就中学生学习数学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作初步的探索,并请教于教育界的同仁。

    1997年02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CAI与大学物理教学现代化

    梁峥,聂承昌

    <正>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开始进入大学物理课堂。 一、国内外CAI发展概况 CAI自1958年在美国面世以来,发展很快,现己普遍用于各种层次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中心。

    1997年02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影响女学生专业取向的调查研究报告

    姜凤华 ,刘佑荪 ,张丽

    <正>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当前,男女学生在专业的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女学生接受科学、数学、工程学、环境科学和技术、信息技术和高科技领域的教育机会明显地少于男学生,她们大都集中在诸如中文、外语等文科类专业。可以说,女学生主要集中于有限的学科领域。我们试图通过这一个研究来探索一下影响女学生专业取向的因素,希望能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考虑到不同类型高校的差异,此次调查选择了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的女生。调查对象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问卷内容涉及基本情

    1997年02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土耳其教育的启示

    高桂彪

    <正> 最近,应土耳其共和国时代教育协会(民间团体)的邀请,对伊斯坦布尔市(1500万人口,欧亚两洲连结点)、首都安卡拉市(600万人口)和阿米纽纽市(50万人口)进行访问,受到该国教育部外事司领导人会见,就地方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问题,与教育界、工商企业界人士作了较为广泛的商谈,受益非浅。

    1997年02期 5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黄丽青

    <正> 面临21世纪的迫近和国际竞争的激烈,培养跨世纪人才,推行素质教育已成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些人则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却认为只要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完成好学科教学的进度就行了。这种认识上的偏颇有碍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诚然,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应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也的确是我们应花力气抓好的。但它只是学校整体素质教育构架中的一个力点而并非支点。课堂教学才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理由是:

    1997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一个范例

    解亚玲

    <正> 由教师向学生、由教向学的重心转移是现代教学的显著特征。在我国,这种世界性潮流的具体反映便是在理论界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新命题。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划分为课内教读、课内扶读和课外自读三种形式。其中,课内扶读集中反映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性,是课内教读通向课外自读的桥梁。课内扶读的“扶”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引路人的主导性,它是“放”的条件;“放”是“扶”的效应,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进行扶读教学的前提是精选扶读课文,编制与教读课文相一致的扶读教材。当然,本文旨在探讨扶读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求教于同仁。

    1997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集体荣誉感培育初探

    杨计明

    <正> 班级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而班主任则是一个班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使聚在一起的几十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进行大量的工作。当一个班主任接任一个班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几十个学生融合在一起,培养集体荣誉感,使人人关心和热爱班集体,愿为班集体争光。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1997年02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双边指导教学的新尝试

    危志琴

    <正> 现代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父母都特别宠爱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心切,从小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智力投资。但是有些家长由于方法不当、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等各种原因,导致教育的失败,使孩子过早地产生心理压力,扼杀了想象才能的开发,压抑了自我才能的表现欲望,自我管理能力低下,个性才华没有让其充分地发挥出来。其后果是逐步丧失了自信心,胆小怕事,缺乏自我价值的肯定。

    1997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澳洲推行以“核心能力”为取向的教育

    杨美怡

    <正> 目前,在澳大利亚推行的以“核心能力”为取向的教育,其背景是联邦政府在70年代中即希望有一个全国性的教育方针。经过不断的讨论协商和结构上的调整,现在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对“一个有限的全国性方针做了有限的许诺”。在这项全国性教育方针中,有一个部分便是“核心能力教育”

    1997年02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浅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翟彩云,刘福强

    <正> “天才就是入迷”,这是日本百科全书的最早编纂人之一木村久一的一句名言。的确,世界上没有对事业不入迷而能有所成就的。要入迷,首先要培养兴趣,中学生对于各门功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如何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

    1997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关于中学数学教材中两个著名定理的证明的修改意见

    李维明

    <正> 高中教材中“加法定理”((α±β)三角函数公式)和初中教材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初等数学理论的两个极其重要关节点,前者是“平面三角函数学”的理论核心,后者是“相似形”的理论核心。由此可见这两个定理的证明之重要。然而,“加法定理”的证明几经修改后,直到目前的教材里,仍然有学生经常提出“是否进行了一(?)的证明?”的疑问。其主要原因是,α,β是任意角,可正可负,可大可小,原证法思路很难进行证明的

    1997年02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