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全华;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两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它们之间不仅内涵不同,而且直接目标、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它们的联系体现为教育改革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转型或升级的手段、途径,教育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资源和动力,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有着不同关系模式,较为理想的关系模式是教育改革先行于教育发展或与教育发展同步。建构较为理想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模式,在主观上应克服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浑沌不分的意识,重视以教育改革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强化以教育改革促进社会稳定的意识。
2013年06期 No.194 15-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 刘炎欣;
基于某种立场看教育,由立场所产生的价值预设往往会产生影响人的判断,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固化而成为脑海中的沉疴,导致教育的价值迷失。因此,跳出教育的固有立场,用"无立场"的思维来看教育,即打破藩篱,摆脱前设、走出桎梏和阈限,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形成"生命、生活和生成"的教育视角。
2013年06期 No.194 21-2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 梁仕新;
从"人"和"才"的本源概念上看,"人才"体现的是人性本质及其生成过程,这种平意的人才观衍生出人本化的教育目的观。但在社会发展利益需求驱动下,人们对人才的理解呈现出拔高化、工具化、功利化倾向,人本化教育目的观逐渐走向迷失。当前应基于对"人"和"才"本源概念的理解,重塑平意的人才观和人本化教育目的观,即把人才的界定从局限于少数"杰出者"回归至多数"普通人",从仅关注人实然的存在状态回归人潜能的实现过程;把培养具备创造力、思考力和良好人性观念,能够自觉、有效进行自我实现的人作为教育目的观的核心内容,并通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的改革加以实现。
2013年06期 No.19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高原;
教育隐喻中有关学生现的表达源远流长。从中西方教育隐喻历史的梳理中不难发现,隐喻形态学生观的内涵结构包括天性观、学习观和地位观三个方面。隐喻形态的学生观受到文化背景的显著影响,其对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积极的一面应当强调并且推广,而对消极的一面则应当批判和消除。
2013年06期 No.19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徐魁鸿;
文化强国之"强"主要体现在民族性、创新性、普及性、示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上。高等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传承文化、选择文化与创新文化的过程。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应有所作为,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国际交流等方面锐意改革,从而促进本国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2013年06期 No.19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 刘奕涛;
大学中形成的学习文化是大学整合内在多元价值,应对外部需求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动预案。学习文化展现了大学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崇尚学问和勇于创新学习的一整套价值认知和行为范式,具有群体合作性、自我超越性和系统整合性的基本特质。随着这些特质在大学中日益强化和呈现,大学亟待在管理理念、权力结构、制度文化建设上实现策略转型。
2013年06期 No.19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肖坤;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法》规定,日本国立大学设置董事会、经营协议会和教育研究评议会,分别审核并决策有关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经营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校长是董事会会长,也是经营协议会和教育研究评议会的议长。我国公立大学可借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做法,制定大学章程,依法办学;实行目标管理,改变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设立董事会(理事会),吸收校外人士参与大学管理;改善党委的领导,加强校长的权力与责任;实施经营性资产管理,释放办学活力,从而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2013年06期 No.194 60-6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董美英;程家福;
伴随工业的迅猛发展,美国高校变成了工业社会的服务站,沦为培养技术员的职业学校,丧失了理性,陷入专业主义、孤立主义和反理智主义的困境。面对在职教主义浪潮冲击下的美国大学,赫钦斯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认为美国大学应成为真正的学问中心,实行以形而上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问题为教学内容的通识教育,这样才能使美国大学回归到传统大学的正途。面对今天的中国大学状况,重读"不合时宜的真理"的《美国高等教育》,深受启发,其中许多言论虽是昨日之语却又像是指斥今日之弊。
2013年06期 No.194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 陈国海;赵玲;
自MBA教育1990年在我国初次试点以来,学术界对于MBA学位论文的类型及作用存在诸多看法。本文通过网上发布问卷的方式对广东省高校95名教师,以及168名MBA在校生和校友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案例研究"是当前我国MBA学位论文的主要形式,也是获得广泛认可的形式;"文件夹系统"并未得到过高支持,国外的MBA学位论文形式可能不适合我国MBA教育大环境;MBA学位论文的必要性是争议的焦点;MBA论文指导老师对学位论文作用持比较肯定的看法;MBA学位论文应用性欠缺是MBA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2013年06期 No.19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