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 建设一流大学,中国向何处去?——丁钢教授访谈录

    丁钢;陈先哲;

    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师生的谈话中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创建扎根于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断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方向,那么对于具体的办学实践而言,应当如何打造"中国特色"和"扎根大地"呢?2014年6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应邀访问华南师范大学,并作了题为"大学治理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演讲。访问期间,陈先哲博士对丁钢教授进行了一次访谈,访谈主题即为"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丁钢教授从多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应,体现出一位思想者的博学与慎思,也或可为读者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带来新的维度。

    2014年04期 No.198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教育基本理论

  • 师德的责任:难以承受之重——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

    张祥云;

    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观上会出现不同的特点。西方的道德教育责任大部分由宗教承担。相比有宗教信仰的西方国家,我国教师必须承担起难以承受的道德教育重任。文化视角下的师德问题,意在从传统文化中吸纳道德的精华,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中进行选择、整合、重构新的文化。人与自身的关系是道德的起点、幸福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将其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时间的关系系统化组合,才能建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平的局面。

    2014年04期 No.198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教育中的文化资本:理论、经验与反思

    刘录护;

    在教育研究中,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是文化冲突论的中坚,其以习性概念为核心,分析了教育中的再生产,并具有可测量的巨大优势。这一理论经历了丰富的经验实证,其中既有经验路径的分歧,还催生出导向功能主义的文化流动模型。文化资本理论以分析教育的社会功能为核心,其理论路径存有模糊与矛盾之处,经验研究结论也是证实与证伪并存。因此,系统梳理、分析与反思这一研究领域,对于本土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2014年04期 No.198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整体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变革

    曹慧秋;田友谊;

    整体教育指向生命的整体性,强调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关注个人内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联性,注重以一种和谐包容的整体视角来看待问题。在整体教育视野下,现代教育可从人才培养、教师培养、评价改革以及德育范式等层面进行积极变革:重设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精神贵族";重建教学工作主体,育成"哲学教师";重构学生评价方式,建立"整体评价";重整道德教育范式,树立"灵性德育"。

    2014年04期 No.19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政府职责探析——基于广东省D县的实证研究

    谢少华;张世奇;

    实施教师流动的规范有序不仅是实现教师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基本保证,更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实施成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实施县域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流动,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而实现教师的科学、有效、规范的流动,更是离不开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职责的发挥。为规范教师流动,应统筹协调,科学管理教师编制;明确政府角色,履行组织职责;完善保障机制,发挥引导职责,平衡教师流动;加强监督管理,落实检查考核。

    2014年04期 No.198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教育目的的偏离与复归——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现状反思

    敖叶湘琼;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理应以培养留守儿童成为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留守生活,未来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为主体为教育目的,其中建构留守儿童主体性是关键。观照目前农村学校教育现状,存在城市文化专断、农村文化缺位及教师非理性关爱的现象,留守儿童主体意识被压抑,主体性难以正常建构,农村学校教育目的发生偏离。对此,可通过加强合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城乡文化力量,培养教师的理性情感来改善。

    2014年04期 No.19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课程与教学

  • 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案例教学模式重构

    施玮;

    在主体间性理论视角下,对案例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形成"四阶段"教学模式。该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组成了教学过程的二元生命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积极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在新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与学生的交互性,并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可,且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应进行平等的交往。

    2014年04期 No.19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通识化语境下本科教学的研究性思维培养——以“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

    包燕;

    面对中国大学本科教学的通识化趋向,如何解决因专业课时锐减而造成"非普及、非专业"的教学困境,成为本科教育亟需直面的问题。研究性思维培养应成为通识化语境下本科教学的深层定位。本科阶段的研究性思维大体等同于"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自觉。以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培养学生从文本的"症候性问题"入手,尝试"裂缝寻找"、"互文对照"、"文本比较"、"文化对话"等多种教学法,是研究性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

    2014年04期 No.19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慕课浪潮下的英语教学法课程内容重构与教法探讨

    徐苏燕;

    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与建设是职前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核心和关键。随着国内外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建设,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人类学习和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也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建设国家精品共享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为契机,探讨基于慕课视野下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在线课程教学与学习的新模式,建设具有实践性、过程性、互动性和拓展性的课程模块,为职前英语教师获得全面、互动、共享的教师专业知识提供实时的辅导和帮助,促进职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014年04期 No.19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高等教育

  • 广东和江苏高等教育状况比较及其启示

    郭杰;

    广东和江苏的高等教育有一定可比性。相比江苏省,广东的高等教育数量规模不够大、层次水平不够高、区域布局不够均衡。推动广东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需继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保持在数量规模上的合理增长;不断提高广东高等教育的水平层次,大力加强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多方积极性,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均衡性。

    2014年04期 No.19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日本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化及其启示

    王符;

    日本大学教师教育的制度化是在日本大学生生源发生变化、基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学社会责任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日本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制度化是日本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特点,而且体现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创新机制。在改革过程中呈现出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独自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日本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大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4年04期 No.198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党组织作用的改善策略

    王政忠;

    国家以立法形式确立党组织在高校的存在及发挥领导作用,形成"党—高校"的中国公办高校管理体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组织特色。高校党组织通过意识形态的引领、实施集体决策、管理高校干部和人才等,对高校实施领导。高校党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常常需要面对学术力量、行政力量和党组织力量之间的关系,处理意识形态引领与学术自由、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党组织活动与教学科研主业等关系问题。不恰当的组织权力行使和关系处理将阻碍高校按照教育规律运行和高校教育使命的达成。充分认识"党—高校"的体制内涵,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框架中恰切整合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责权,在制度体系内规范高校各种力量权力的行使,是改善高校党组织作用策略的有益探索。

    2014年04期 No.198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教师教育

  •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再审视:成效、困境与进路

    张勇;刘晖;

    师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特岗计划"创新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村师资问题,还为高校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随着政策的深入施行,"特岗教师"队伍稳定性不佳、保障政策跟进不力、选聘价值取向偏差、政策实施评估监督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完善政策支持"特岗教师"发展、落实相关保障政策、转变选聘观念以及加强监督引导等,有利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进一步有效发挥作用。

    2014年04期 No.19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师范类高校官方微博的使用与发展研究

    段琼花;陈娬;

    微博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管理,还能对外展示学校开放的姿态。但高校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微博已成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腾讯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分析研究了腾讯官方认证的19所师范类微博。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针对师范类高校官微的发展运营提出如下建设策略:明确微博的定位,内容主题要彰显师范类学校特色,保证信息的简洁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成立专业化的微博管理团队等。

    2014年04期 No.198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教育改革

  • 高考改革应保障农村学生的平等话语权

    肖绍明;扈中平;

    农村学生是高考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但在话语资源、评价标准、主流媒体话语等方面遭受不平等。从批判话语分析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意识形态建构和争夺话语主导权斗争的结果。为了保障农村学生的平等话语权,必须探究农村学生平等话语权缺失的政治、经济、文化根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考改革经验,践行话语民主,实现由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向受高等教育权利平等的转变;采取多元评价、话语/权力批判等措施,保障农村学生的平等话语权。

    2014年04期 No.19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论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舆论环境建设

    刘慧婵;耿丹青;

    随着公众利益诉求意识和参政议政的愿望不断增强,社会公众日渐习惯于通过各种方式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形成有影响力的舆论力量。"教育"以其极高的关注度成为广受热议的舆论焦点之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开放包容、理性务实、理解支持的舆论环境。建设良好舆论环境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良好联系,多渠道、多角度地收集和解读民意,也需要教育专家、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合力。只有形成良性循环,充分调动各方面支持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创设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最佳土壤,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

    2014年04期 No.19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投稿须知

    <正>1.来稿要求观点明确、新颖、论据及相关数据可靠、论证充分、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文句通顺、用词准确、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研究方向)、作者单位、工作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包括手机号码)、E-mail地址、摘要和关键词、正文、注释。2.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3.摘要(中文)字数一般在200-300字间,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

    2014年04期 No.19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