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黎明;刘明昊;
近些年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声在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广为传播。但"教育起跑线"到底在哪里?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揠苗助长。他们需要更多自由的发展,而不是约束。伴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持久的学习成为了一个人所必须考虑的事情。古往今来诸多有识之士的论说,以及大量的现实无不表明,教育"起跑线"是不成立的,甚至是有害的。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终身教育的理念向我们揭示:"起跑线"上教育的重要性,将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式微。
2015年03期 No.203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霍力岩;孙蔷蔷;
通过将中国与其他15个发展中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入园率、公立幼儿园比例、学前教育投入和师幼比四项指标上中国皆均处于中等水平。中国应继续通过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增加公共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及全面提高师幼比等措施,为提供公平且普惠的学前教育创造条件。
2015年03期 No.203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 江文;张敏强;
本研究调查了1075位东莞市小学教师,其中公办学校教师567人,民办学校教师508人。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包括默许沉默、合作沉默和自我保护沉默三个维度;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倾向于合作沉默和默许沉默;不同办学体制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在默许维度存在差异,源于公办小学女教师组织沉默归因更倾向于默许沉默;在不同教龄的小学教师中0~2年教龄的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更少地归为默许沉默和合作沉默。
2015年03期 No.20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邱旭光;
我国台湾地区的家庭教育因较早实施法制化管理,在法规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较为成熟。在《家庭教育法》的统领之下已经形成相对独立、完备的家庭教育法规体系,并以《家庭教育法》为基础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家庭教育管理制度和行政体系。因此,研究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法制体系特征和行政管理体制特征,对大陆家庭教育立法、管理体制完善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2015年03期 No.203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孙刚成;曲歌;
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国内高校多年来难以超越的成就,值得研究和借鉴。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融合的碰撞与协同形成了西南联大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原生态的学院制将耳濡目染的潜在影响发挥到了最大化,在拥有高度自由和自治的氛围中,联大的师生静心研讨纯粹的学术,最终成就了中国大学之巅的奇迹。这些办学真谛正是大学发展应该遵循之道,也是值得今日大学反思之处。
2015年03期 No.203 31-3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沈辉香;
从人的本质特征看,师生生命的和谐是高校教学价值取向的应然追求。然而,受"工具主义"、"技术理性"等的影响,高校教学价值取向却出现师生生命分离的实然状态。文章从过程哲学的视角,寻求解决师生生命价值取向隔离问题的路径:树立过程教学观、培育差异共存的复合生命整体、构建开放共长的生态系统,进而实现师生生命之和谐。
2015年03期 No.20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王国辉;高桂霞;
澳大利亚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的实施是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挑战以及解决青年人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而采取的关键性策略。课程是澳大利亚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实施中的重点,呈如下特点:课程开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类型多样;课程的实践性强,且特别注重加强系统化的工厂实习;学分制和学分互认制度及学历资格证书制的实施打通了不同教育体系与层次的衔接通道。这些特点对反思我国目前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缺失的现状有很大帮助。
2015年03期 No.20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王志强;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至今,经历了初步探索、规模扩张和扩容提质三个基本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动因和特征。在现阶段,要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引导特色发展,进一步加大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
2015年03期 No.20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赵永勤;
教师培训备受重视,但成效屡受质疑。教师培训者和参训中小学教师问题解决式"下位"和理论引领式"上位"的目标差异,影响了培训成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是其根本原因,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达成途径的不同认知是直接原因。为实现"适应性"和"引领性"的结合,教师培训者需寻找不同价值取向的结合点,以意图"碰撞"、理论"变脸"、表达"变样"、经验的"短板揭露"、挖掘原动力等举措来促进教师深度参与培训活动,提升培训成效。
2015年03期 No.203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 李拉;
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中,特殊师范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被纳入到官方的师范教育体系之中。特殊师范教育经历了一个艰难、孤独而又特殊的探索历程。其中,基督教会与中国的民间力量在我国特殊师范教育的孕育过程中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开创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先声的是教会在华办的特殊学校,它们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初期发挥了师资培养基地的作用,兼具师范学校的功能。而后,民间力量的参与、政府机构的介入与教会特殊学校所兴办的师范教育前后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特殊师范教育的发展脉络。
2015年03期 No.203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龙宝新;张东;
国家教育目的首先通过教师教育目的来落实,教师教育者担负着执行国家教育目的的首席责任人角色。当代美国教师教育目的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与开放性特征,借助"公共兴趣——人格培养"这一分析框架来探讨美国学者心目中的教师教育目的定位问题具有其合理性。"公众"是公民社会的构成原子,公共兴趣是公众中"溢出"本区域、本社区的社会性关注,培养公共兴趣是当代美国教师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人格培养是培养美国新教师、新公民公共兴趣的重要基石。在美国教师教育目的体系中,公共兴趣与人格培养之间是密切关联、有机整合的关系,二者统一于"从各种生活联系中学习的兴趣",并在"对话"中实现最优化组合。
2015年03期 No.203 66-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