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 跨宗教交流与教育——基督教、佛教与儒教的三次历史性相遇

    许美德;

    <正>在教育的世俗化过程中,东西方文明发生了三次相遇:7世纪中国的道教、佛教和由阿罗本引入中国的景教;中国的儒教和由利玛窦引入中国的天主教;19世纪中国的儒教、佛教和由李提摩太引入的新教。一、20世纪教育的世俗化与1991-2001年文明对话的危机20世纪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大家都相信宗教即将衰亡。当时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现代功能主义理论流派。例如帕森斯、艾森斯塔德、

    2016年04期 No.210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全球排名专政与中国大学3.0——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学术评鉴之案例比较

    李军;

    <正>学术评鉴体系对高校研究者和校长的影响至关重要。香港的高校将大学资助委员会(UGC)的"国际领先"和"国际优秀"的研究成果作为大学教员晋升和终身制任期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高等教育也得到急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一方面,大学在民主化潮流中阔步迈向大众化,从2003年开始超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重视质量的提高,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和崛起的国家战略。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改革高等

    2016年04期 No.21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 阶层的教育作用——以学生之课间游戏、流行文化、文凭意象为例

    张建成;

    <正>在只有中上阶层可受教育,或不同阶层接受不同教育时,没有谈阶层与教育相互作用的必要。然而,公共教育兴起之后,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多,教育的结果越来越展现出流动少,再制多的特色。研究"教育的阶层作用"亦即研究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的重要性,才逐渐凸显。研究"阶层的教育作用",意在进入家庭与学校的场域,为"教育机会均等"揭开研究的序幕。一、小学生的课间游戏郑英杰、张建成(2014)的有关小学生的课间游

    2016年04期 No.210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教育基本理论

  • 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偏向及哲学反思——从“第二性”的角度

    许烨;

    受劳动分工中的性别角色定位、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气质期待、性别平等政策落实不到位、性别意识的错误的主观认同和大众话语中的性别歧视等历史、社会和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教育中普遍存在隐性的性别意识偏向,如教材体系所体现的男性中心价值体系,教师性别观念中的思维定势,学科中的性别霸权,学校性别教育的缺失等。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从"第二性"的角度来审视和反思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偏向,旨在重新理解性别意识的三个层面,即平等意识、差异意识和协调意识。

    2016年04期 No.210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沟通与区隔:校园里的交往辩证法

    陈卓;魏缙;

    在学校交往过程中,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两个舞台、两种策略和两类风格上。自由平等的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诸多颃颉。阶层差异不仅体现在外显的穿衣吃饭上,也体现在深层的价值观念中。表演策略的选择和实施体现出掩饰与暴露的交叠关系,不同演员的不同策略折射出其在"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上的差异,反映出他们的自我期待与自我实现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学业资本"相比,"品味资本"的差别进一步区分出笨拙的表演与自如的表演。对于弱势阶层学生而言,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他们表演风格的变化,要想继续往上走,珍惜、感恩、踏实、努力是十分重要。

    2016年04期 No.210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教育史

  • 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前女子初等教育价值取向初探

    李汉潮;

    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前是我国政权更替较为频繁的特殊时期,这段时期内各个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诉求均有所不同。这一时期女子初等教育价值取向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辛亥革命时期的"贤妻良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母性主义",中央苏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服从战争的需要"。探索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前女子初等教育价值取向,寄望对当今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研究有所裨益。

    2016年04期 No.210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 五大臣考察团对东西洋诸国学校教育的考察

    郭伟;王小丁;

    五大臣考察团是清政府于1905年派出的以考察东西洋国政治为主要目的的考察团。在考察西方政治的同时,他们也参观了诸国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他们的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军事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对诸国的学校教育方面的优越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16年04期 No.210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 多元视域下当代教育史研究的现实性旨趣

    郑程月;

    教育史学科具有基础性、服务性与实践性。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缺乏一定的当代意识与现实指向。从内部角度而言,当代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基础性定位模糊,研究内容呈现出过度碎片化与整合化倾向,学科研究的服务性弱。从外部角度而言,教育史研究意识受到工具主义等价值观影响,研究的实践性缺失。重构当代教育史研究范式,应具有面向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价值取向,立足现实,研究问题应来源于教育实践,通过历史性透视现实性,以实现当代教育史研究的内涵式转变。

    2016年04期 No.210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高等教育

  • 高职院校管理与条件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

    樊明成;

    对10所高职院校426名专业教师和2,937名高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领导的素质和能力、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激励机制、实训实验条件、实习机会等管理与条件因素对教学质量有着显著影响,而师生对本专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激励机制、实训实验条件、实习机会的满意率不高。对此,高职院校应着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

    2016年04期 No.21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广东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稳定性调查与归因研究

    吴婉仪;陈红;王成成;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在广东省范围内随机选取11所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为关键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并从社会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个体环境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归因分析。结果发现:解决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稳定性的问题,需要消除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政策,加强院校自身内部制度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薪酬、福利,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2016年04期 No.21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 两岸高校进一步交流合作 共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第11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综述

    刘第红;

    由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举办的第11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主题,设立了五个子题,分别为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途径、产学研合作共建应用型/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师资培育问题。粤台两地高等教育专家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研讨,或从理论的角度,或从实践的角度,或理论联系实践,发表了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助力于两岸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016年04期 No.21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学前教育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霍力岩;孙蔷蔷;

    本研究对中国与其他3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毛入园率、公立机构在园幼儿数、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和师资数量、待遇等指标上,虽然中国近年来显著提升,但仍处于中等或落后水平。中国应继续通过提升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增加公共学前教育资源总量、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以及建设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等措施,为提供公平且普惠的学前教育创造条件。

    2016年04期 No.210 5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教师教育与发展

  • 研究型教师培养的教练法探索

    李清刚;赵敏;

    研究型教师是指能够通过研究性教学进行探究、反思,形成默会性教育教学"理论"和"观点",并能在行动研究层次上对实际遇到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和领悟,找出它的发生缘起和发展趋势,引致教育教学实践改善的教师。培养研究型教师可以通过借用"教练法"的基本方法来进行,主要包括成为教练、互为教练、教练诊治、教练反思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2016年04期 No.210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 走向自主: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李江;

    走向自主是在批判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中根深蒂固的并且至今仍存在于教师教育研究中的观念和行为以及消融个体自我与外在世界的"二重性"基础上提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个性化实现过程。它既是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善自我的起点,也是在发展与完善自我过程中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厘清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主的理论界说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当下意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主的实现路径有唤醒自我意识、提升自我认同、强调自我反思、拟定自我规划。

    2016年04期 No.210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 心理幸福感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袁再旺;

    心理幸福感是构成幸福感的核心要素。从心理幸福感的视角观照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必须关注能力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促进教师专业有效发展,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要求确立全面的教师素质观、优化教师的人际关系和强化教师的自我教育。

    2016年04期 No.210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教育法学研究

  • 我国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界定

    余兴凤;

    从实现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来看,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将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界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做法缺乏基本法上的依据。研究并明晰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将民办高校界定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对实现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4期 No.210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 教育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法律风险防范的实证分析——以2014-2015年南方某省教育行政案件为例

    王玉学;吴楠;凌子平;

    教育领域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是新形势下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必然要求。一个地方教育行政案件的基本状况一定程度上是该地教育执法工作水平的晴雨表。通过对南方某省2014-2015年的教育行政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近两年该省教育行政部门行政案件急剧增加,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存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重实体轻程序等问题。为减少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诉讼等法律风险,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2016年04期 No.210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 《融合创新论》

    葛新斌;

    <正>内容简介:中国近代以来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使"中西文化"之争成为贯穿于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蔡元培以"融合创新论"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了独特解答。从历史与现实出发,他提出: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与碰撞,是文化教育创新的前提和动力;文化教育融合的基本方式,是主体文化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与吸收;文化教育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在吸收和消化外来

    2016年04期 No.21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1K]
  • 《现代教育论丛》投稿指南

    <正>《现代教育论丛》是华南师范大学主管、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追踪教育理论和实践热点,探求教育真理,弘扬先进教育理念,及时反映广大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新成果;突出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促进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发展和教育改革服务。

    2016年04期 No.210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