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

  • 陈鹤琴与青年后辈的交往活动及其影响

    郭景川;

    与青年后辈的交往是陈鹤琴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鹤琴十分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也颇为识才、爱才、惜才,热心提携青年后进,不仅悉心传授他们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还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指路、引路、铺路,并以高尚的人格和精湛的学识感染和影响青年后辈,为中国近代幼教事业培养了一批英才,谱写了中国学前教育史上教育前辈提携培养后辈、后辈尊重前辈的动人篇章,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陈鹤琴与青年后辈的交往活动表现出师生交往的淳朴性、交往场域的延伸性、交往对青年影响的终身性以及交往的教育性等四大显著特征。

    2020年02期 No.232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 1904年以来中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变迁的回顾与展望

    李早林;徐红;

    从1904年中国幼儿师范教育诞生至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经历了"保姆"型时期、"保教"型时期、"教养"型时期和"专业"型时期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呈现出政策制定的基础性与时代性并存、标准主体的职业性与专业性并行、标准内容的系统性与规范性并存这三大特征。根据目前中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的现状明确发展方向: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既要从标准制定的价值取向上出发,又要从专业标准的制定渠道着手,最后要落实到专业标准的内容上。

    2020年02期 No.232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1084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刘宇佳;叶曼妮;

    借助CiteSpace 5.0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网收录的1084篇有关留学教育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的核心作者、机构、热点与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留学教育研究经历了起步晚、发展快,波动大、数量减,起伏缓、动力足的三个阶段。留学教育研究作者与机构虽合作不足,但作者研究领域集中、跨学科趋势明显,年龄梯度合理、学术生态良好;师范院校整体实力强劲、非师范类院校综合影响突出,其他教育类组织贡献率增加。出现了留学生、留学生教育、留学教育服务贸易与教育国际化等研究热点与"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等研究前沿。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厚植于留学教育实践,稳定研究成果数量;突破学缘与地缘,加强合作交流;着重微观层面研究,强调多学科交叉。

    2020年02期 No.232 1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基础教育

  •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宋宇;黄瑞萍;

    贫困地区的优质教师与学生资源流失现象凸显,提升教师幸福感是新时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围绕"职业幸福感"这一主题,选取广东3个贫困县4 776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职业发展空间、教学能力、社会关系、福利待遇、身心健康和工作压力六个方面探究贫困地区教师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职业发展空间是贫困地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社会关系,而福利待遇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强贫困地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着力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落实多元评价机制;营造尊师重道的社会氛围,发展良好的家校关系与师生关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待遇。

    2020年02期 No.232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未来学校的解构与实现路径——基于《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的解读

    陈其晖;陆维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18年发布《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通过对其解读,可从以下几方面构造未来学校的实现路径:未来学校的核心性质是德育现代化和产出现代化,时间特征体现在行动特征、价值特征和技术特征三方面,空间特征表现为教育全球化和教育中国化;未来学生在学习时间上发生变化,学习空间呈现虚实结合的特点,心理学和脑科学与学生学习紧密结合;未来课堂内部更加关注学生需求,并且与外部社会形成互联的空间;未来学习路径在技术支撑下呈现智能化和差异化的特点。

    2020年02期 No.232 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源及建议——对《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的初步分析

    昌成明;

    2018年9月,《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发布。通过对报告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成绩本位主义严重,忽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道德、心理、兴趣等)和家校沟通困难等。应完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通过改革教育评价、升学制度反推家长成绩本位主义观念转变,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家校分工,明确家庭教育职责重心,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2020年02期 No.23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 试析义务教育财政中立——基于广东省121个县的数据

    邹静莹;

    通过对2015-2017年广东省121个县生均预算内义务教育事业费差异的分析,发现其差异水平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利用面板数据检验广东省县级义务教育财政中立程度,发现县际经济发展的差异显著影响着县际生均义务教育事业费的差异,其中初中阶段尤为明显。为了提高广东省义务教育财政中立程度,缩小县际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第一,发挥省级统筹体制作用,对粤西18个县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第二,省级政府应设置更多的义务教育财政激励政策,从而推动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做出财政努力的措施,拉动县级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2020年02期 No.23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 发挥“墙文化”五育并举功能——以广东省A小学为例

    张倩;王红;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墙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聚焦学校文化的精华,帮助师生树立全面发展的意识,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发挥其特有的隐性育人功能。然而,"墙文化"在现实建设中存在着重设计轻提炼、重宣传轻教育、重成人轻儿童的错位现象,无法真正实现其功能。只有深深植根于办学特色、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墙文化"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功能。

    2020年02期 No.23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应然与实然——基于县域内生发展的视角

    宋莹莹;

    虽然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逐年稳步提升,但依旧存在普职比例失调、普职壁垒难以打破、普高同质化明显而中职吸引力不足的现实问题,普及基础上的内涵发展成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且日益突出。从县域教育内生发展视角出发,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结构布局、推动普职融通、建设协同机制等手段促进县域内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落地生根,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2020年02期 No.232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江西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与传承路径

    陈岚;罗昱;

    民间儿童游戏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中引入民间儿童游戏,既有利于发挥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来丰富教育内容,又有利于实现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江西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诸如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瓷都特色、山区地形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丰富的民间儿童游戏,可分为体育游戏、益智游戏、角色游戏、语言游戏四种。坚持对江西民间儿童游戏进行发展性传承、开放性传承与主体性传承,可发挥其巨大的教育价值。

    2020年02期 No.23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 一流荣誉教师制度的内外机制及启示——以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项目为例

    王莹;赵元琪;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NTOY)项目是西方教师荣誉制度的典型代表,产生于美国矛盾重重的国内外环境下。该项目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有内外部两方面的因素。从内在机制来看,NTOY项目坚持平等的遴选原则、多元的评审标准,拥有专业的评审团队和严格的评审流程,为其提供了成熟的评审机制;从对外关系来看,NTOY项目与国内政界、社区、学校乃至国际教育界都有独特而紧密的联系,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外在支持。NTOY项目的成功对我国国家荣誉教师制度的完善有诸多启示:从内在角度来看,应该构建公平规范的遴选机制;从外部角度来看,需要建立跨界、跨国的合作交流;此外要坚持本土化原则进行创新改革。

    2020年02期 No.232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高等教育

  • 社会期待与读博意愿——一项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

    赵万霞;邹娟;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了十名博士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提取家庭、婚姻、性别、地域传统这四个影响因子,探寻社会期待对于博士生读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原生家庭对博士生的读博选择有着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影响,文化资本优势家庭与文化资本劣势家庭博士生读博考量的因素完全不同;婚姻和性别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地域传统相对而言对博士生的读博选择影响不大。

    2020年02期 No.232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 地方院校内涵发展导向的人才政策评议——以6所地方大学在职读博政策文本为中心

    曹彦杰;李敏;

    由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后,地方高等教育师资水平越来越成为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性因素,师资中博士所占比例是衡量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关注较少的在职读博政策文本为中心,通过政策分析和深度访谈,考察地方大学教师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并针对已有人才政策的弊端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高校对在职教师博士化工程的重视,并以此作为地方大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2020年02期 No.232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书讯

  • 《教育史牛津手册》正式出版

    <正>"牛津手册系列"(Oxford Handbooks)是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牛津大学出版社长期经营的丛书品牌,涵盖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医学健康、科学与数学等几大门类,旨在提供特定学术领域的学科历史、知识结构和研究前景的批判性介绍。该手册系列各卷编写者均为该领域的知名学者,目前已出版1 200余本,其中百余本已被翻译引进中文学界。

    2020年02期 No.23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中国社会变迁三十年的教育思考》简介

    <正>广州大学刘晖教授的著作《中国社会变迁三十年的教育思考》于2018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教育类著作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书目。该书是作者对三十余年中国社会快速变迁与转型中出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的结集。作者自1986年公开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迄今已逾30年。该书汇集其三十载学术思考之代表作,每年一文,串联成篇,试图透过时间体悟空间变迁之宏阔,透过社会探究教育理论之深意。

    2020年02期 No.2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 《教育家朱勃纪念文集》简介

    <正>朱勃先生是新中国比较教育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世界教育文摘》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外国教育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前身)第二届副理事长等职。朱勃先生毕生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为我国比较教育的恢复和重建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合作主编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科书;编译出版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史学译著、第一本比较教育方法论译著;立足中国比

    2020年02期 No.23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