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桂生;
本文是由"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研究的分途现象的费解引起"课程""教学"概念分辨的尝试。由于如今所谓"课程"与"教学",为外语原词的中译词。而外界世俗的education(中文译为"教育"),不过是现代社会形成时期才逐渐发生的事情。其中Pdagogik(中文译为"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大都为以古代拉丁文或希腊文某个语词为词根构建的新词。其语义或概念的内涵,都有待长期探求。在我国,尽管在国人看来,无课程的教学,或教学以外的课程不可思议;而在外界,"课程"是一个针对有待改革的教学晚出的概念。其研究成果,似乎为一种新说。这表明我国虽可从西学东渐过程中得益,亦可能将错就错。
2021年02期 No.23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简成熙;
启蒙以后的西方自由主义氛围强调个人自主,公民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爱国、认同、效忠、牺牲等积极美德,而在于对国家公权力不当限制、权利义务的相互规范。自由主义也担心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会造成种族沙文主义。社群主义如麦金太尔等却认为国家具有构成性价值,爱国重新受到正视。努斯鲍姆从道德普遍主义、全球交流的视野,强调世界主义应优先于爱国主义。塔米尔则发展自由民族主义,维罗里提出没有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企图调和二者的可能冲突。西方世界对爱国主义"爱恨情仇"的学术讨论,不仅值得东方世界参考,今日西方一股浓厚在政治、经济上反中的作法,更值得西方世界重新反思。一言以蔽之,西方重新发扬爱国主义,不应成为阻碍全球化、中西方合作与世界和平的理想。
2021年02期 No.238 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鞠玉翠;徐巾媛;
柏拉图美学思想对如何使教育更具吸引力颇具启发意义。其对话录中的磁石隐喻,为教育事业展示了值得追求的美妙境界。美的理念是磁力之源,引导人走向身心和谐。从单一事物到多个事物,再到美的理念的阶梯,为达致美境提供了载体,启示教育者要按照美的阶梯搭建和优化课程,让不同发展阶段的人都能感受到课程与心灵的投合,沿着美的阶梯攀登与欣赏。让教育像磁石一样发挥吸引力,需要教育者向苏格拉底学习,传递磁力,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建构教育磁力场中来。
2021年02期 No.238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苏启敏;贺阳;
教育哲学史上,自然观念经历了从外在自然观到内在自然观再到互动自然观的辩证发展过程。外在自然观以夸美纽斯的思想为代表,强调自然即事物共同秩序,教育旨在顺应自然秩序。内在自然观以卢梭的思想为代表,主张自然即人的天性,教育追求天性的自由发展。互动自然观以杜威的思想为代表,它尝试融合前两种自然观,认为自然即人与环境互动之经验,教育以互动促成经验的不断生长。从夸美纽斯、卢梭到杜威自然观念的辩证发展,为人们理解自然、教育与人的关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2021年02期 No.238 4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周慧梅;
对于失学成年民众来讲,识字教科书可能是他们拥有的最早或唯一书籍,怀揣"读书明理"古训,更容易接受教科书传递的价值选择以及观念赋予。识字教科书作为载体,承载着"谁"来决定、传达"谁"的知识、何种知识以及这种知识的价值取向等诸多考量,进而建构出一套独特的识字教科书话语体系,在传授基本识字能力的同时塑形国民,赋予了识字行为社会与政治意义。本文以1930年代教育部编审处编辑的三民主义千字课为文本来源,分析政府及知识精英是如何通过识字教科书来框定、修正失学民众的价值观念,揭示识字教科书如何通过常识进行再生产。
2021年02期 No.238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李永;王之;
1905年,商务印书馆以教化新民、实验教材为目的创办了尚公小学。在27年的办学历程中,尚公小学顺应了进步主义教育实验的风潮,把握了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脉搏,建立了一支由庄俞、吴研因、杨贤江、叶圣陶等教育名家组成的教育队伍,还拥有充实而先进的硬件条件。在办学活动中,尚公小学兼收并蓄中西方优质教育资源,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设置课程,与时俱进地编用教材,通过借鉴分组教学等教育实验挖掘学生潜力,不断探索学生自治模式,开辟了"以出版扶助教育,以教育反馈出版"的先河。
2021年02期 No.238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车焱森;
随着文化场馆的教育效能逐渐显现,儿童成为中英文化场馆重点关注的来访群体。对比和分析中英文化场馆中吸引儿童教育的效能后发现,目前我国在文化场馆的儿童教育方面应加强场馆趣味性、互动性、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等。改善中国文化场馆儿童教育效能可从以下方面切入:增强文化场馆中的互动教育,加强文化场馆儿童专区的策划。
2021年02期 No.238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华四泉;张强;
<正>张强(以下简称"张"):华老师您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以下简称"《华师学报(教科版)》"),在教育理论界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我受华南师范大学董标教授委托,专门向您了解《华师学报(教科版)》的创刊起意和先期情况。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您请教。华四泉(以下简称"华"):您好。请教不敢当。2000年退休以来,家中发生两大病灾,遭受沉重打击,记忆力大大减退,好多事情都记不得了。张:无常多变,先生保重!您是195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教育系的吧?华:我是1959年入学。当时只有学校教育专业,学制为四年制。学习一年后,我校开始调整为五年制。同时,教育系增设了心理学专业。我就去了这个专业。张:您当时为什么选择心理学专业?华:专业不是自己选择,完全是系里安排,我只是服从而已。张:当时学校教学秩序如何?
2021年02期 No.238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张启航;
<正>1984年,我从山西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山西大学教育系"文革"期间停办,1980年才开始恢复招生。那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巳恢复重建,并创办了全国第一份专业教育学术刊物《教育研究》。随后,各省区也相继成立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创办刊物。1981年,山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山西省教育学会合办了一份内部刊物《山西教育科研通讯》。这种刊物,只供内部交流使用,没有定价,不能征订和公开发行。直到1985年,《山西教育科研通讯》改名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才有了全国公开发行的刊号。那时,刊物没有独立设置的编辑部,主要靠所内下设的教育理论研究室的人兼职办,主编为所长兼任,我们几个刚分配去的大学生也自然成了兼职编辑。刚开始,我们只是按照领导要求,进行来稿登记、文字校对、样刊邮寄、稿酬分发、作者和读者联系等一些杂务工作,后来慢慢地也负责稿件的初审和复审工作。1987年以后,我担任了理论室副主任、主任,开始主持编辑部的日常工作。
2021年02期 No.238 91-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梁永丰;
<正>最近,《现代教育论丛》董标主编提出要我这个曾经的《论丛》人写一篇纪念《论丛》创刊40周年文章,我想写正经八百的文章也就免了,倒是可以写一篇不是文章的文章,把自己从1990年开始参与《论丛》工作,2005年部分退出,到2009年完全退出,这一段时间对《论丛》的了解和经历的事实再现出来,一方面可以弥补一些关于《论丛》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表达个人对《论丛》的历史情感。以下根据自己保存的《论丛》相关资料,对有关事实进行澄清和确定。《论丛》的更名问题。《论丛》创刊以来,共使用过《教育论丛》《南方教育论丛》和《现代教育论丛》三个刊名,这里边又是怎么回事呢?《教育论丛》是创刊名,1979年华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一年之后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把华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改名为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1980年《教育论丛》创刊。这一系列事情跟岭南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时任华师附中校长、华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屏山的推动有着密切关系。
2021年02期 No.23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