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耐帅;陈丽航;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整体提升并没有缩小区域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且优质高等教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要大于整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通过对比2012年和2022年各区域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据可知:2022年各省份、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在不断加大,极端化的倾向依然存在;人口规模大省和经济欠发达省份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降幅较大。建立灵活的优质高校招生计划体制,构建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异的预警机制,有助于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实现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区域协调发展。
2024年04期 No.258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 钟筱雨;李朝霞;念家雯;李轶文;
教学空间使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课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空间自主开展活动”和“空间线上申请审批流程繁琐”等。本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将教学空间同时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性空间,旨在考察当前教学空间在非教学时间内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大学教学空间管理提供参考建议,同时为认识高校行政管理伦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发现:非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使用的主体是学生,但使用过程被行政管理人员主导。学生和管理人员给予拥有不同符号和布局的教学空间以不同定位,进而采用“灵活重组”的表层原则和“机械切割”的深层原则来分配教学空间。上述现象反映出空间使用之制度环境和互动关系的特征,即权力架构下的公平系统和规则体系中的协商困境。
2024年04期 No.258 93-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欧阳硕;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学位授予实践中,研究生非经导师同意无法获得学位。这在把关学位论文质量的同时,也可能损害研究生的合法权益。在霍菲尔德法律关系理论的视角下,导师履行同意职责是其特权,任何其他人或组织无权利干涉,但此种特权不应对抗学位授予权的豁免。导师同意纠纷之所以频发,根源在于行为作出的时间点恰好位于研究生培养活动和学位授予活动互相联结的“中间地带”,由此导致学位授予程序空转以及研究生的权利救济无门。为了进一步纾解导师同意纠纷,建议导师在作出同意行为时遵守平等原则和程序正义原则,高校建立校内调解和校内申诉等权利救济机制,研究生恪守法定义务。
2024年04期 No.258 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